冬日品读李白的《北风行》

来源:北京晚报   2018/12/31

烛龙栖寒门,光曜犹旦开。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惟有北风号怒天上来。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 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 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鞞靫。 中有一双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 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 不忍见...

2018那些启示了我的书

来源:北京晚报   2018/12/30

  2018年倏忽而逝。年齿渐长,时间似乎也加了速度,在奔波忙碌中,不知不觉已来到了这一年的年尾。回顾自己一年的阅读之旅,感慨颇多。过眼的书籍不少,但留下印象,对自己能够产生些许影响者却并不是很多。以下盘点这一年印象还算深的几本新书,算是为自己这一年的阅读画上一个句号。   《国家与自由:斯金纳访...

越有疑则越读书

来源:北京晚报   2018/12/29

  2018年包含了太多历史重大事件纪念日:马克思诞辰200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汶川地震10周年、北京奥运10周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00周年、明治维新130周年……每个时间节点,出版业都在跟进,使历史类书籍持续走热。   读史可以明智,但跟风式阅读值得商榷。跟风式阅读的最大问题在于,它会形...

双生之爱——铁凝笔下的少女

来源:光明日报   2018/12/29

《永远有多远》河南文艺出版社2018年版   铁凝自1982年《没有纽扣的红衬衫》引起文坛瞩目,那时她还是一个不满25岁的青年女作家,而经由她的笔,一个16岁的少女安然的形象不仅走入读者与观众(小说被拍摄成电影《街上流行红裙子》)的内心,而且,以“这一个”少女形象开始,开启了铁凝小说对于女性的观察...

一条鱼的旅途

来源:光明日报   2018/12/29

  她明知道这是一条不归路,但还是义无反顾地要回到出生的故乡,为了她的孩子。   她是鲑鱼,你不能想象一条鱼的身上有如此大的能量。每年秋季,鲑鱼将离开她曾度过如花年华的海洋,逆流5000公里返回家乡,那条她出生的淡水溪流里,她要像祖祖辈辈那样,将这里作为自己的育婴房。   在海洋生活的这三年里,...

父亲的美味

来源:内蒙古日报   2018/12/29

  想起了那顿美味,我至今垂涎三尺。   那是四十年前的一个冬夜,父亲把我们姐弟四人从睡梦中推醒来,我极不情愿地揉着惺忪的眼,在昏暗的油灯下,看见了父亲小心翼翼地一层一层打开用笼布包着的饭盒,饭盒里面热气腾腾,霎时,香味弥漫了我们的小屋。我顿时睡意全无。母亲把当炕的被窝卷了起来,腾出来一小块地方把...

蒜香霜雪天

来源:内蒙古日报   2018/12/29

  张爱玲曾写她在小饭铺门口看到热腾腾的烤南瓜以及照眼明的红色,顿生“暖老温贫”之感。闲居故园,沐冬日暖阳,凝望经霜青蒜,我深以为是。   霜雪天,寒气砭人肌骨,宜到乡下老家,二三布衣旧友,就瓦松老屋桑木桌旁呷农家酒嚼暖心蔬,颇有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的唐诗意境,是大地上最温暖的事情。   大雪...

相约回家乡

来源:内蒙古日报   2018/12/29

  在微信朋友圈翻看亲友们晒的照片,家乡的蓝天、白云、草原和从林中采回的山珍。照片中一朵朵棉絮似的云朵在草原的上空中漂浮,好像站在小丘上踮起脚就能碰到头上飘着的一团一团的棉花糖。   几场雨后,家乡的草原又被浅蓝、玫红、黄、白、紫等各色小野花妆点了一下,被雨水打湿的草尖和花朵无比地娇美。   家...

揪着你慢慢抵达人性深处

来源:文汇报   2018/12/28

  ——评那多长篇小说《19年间谋杀小叙》   所谓公案小说、所谓推理小说、所谓悬疑小说,叫法虽各不相同,写法也不尽一致,但骨子里却大抵逃不出同类小说的三大套路:一皆属类型化作品,二都有一个揪人的悬念,三多不使用暴力而是凭智力解疑释惑直至最终破案。传说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先生工作之余就是个推理小说的...

用平凡的表达 寻找人性温暖

来源:北京晚报   2018/12/28

  “寻常人的生活并无多少色彩,但若走近了看,哪一个人物都不简单,千万别小看了谁。”写作三十余年,尹学芸笔下所写的都是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平凡人,她喜欢在不为人注目的地方安静地生活和写作,从日常波澜不惊的日子中发现普通人生活的不寻常与他们内心情感的皱褶与波澜。   近日,尹学芸携新作《菜根谣》来到北京...

2018:向大家告别 和好书相遇

来源:北京日报   2018/12/28

  回望2018年,全民阅读推广是个亮点,实体书店面貌新颖。文学的良心还在延续,一批厚重题材的新作纷至沓来。今年,饶宗颐、金庸、李敖、二月河等文学大家的离世,带走了一代代人的青春记忆。   亮眼的数字   若论这一年亮眼的数字,不得不提全民阅读、实体书店。   今年,全民阅读“五入”政府工作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