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如若遭遇当下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2018/03/27

  《小欢说〈弟子规〉》   王欢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1月版   ■夏学杰   这是以当下人之观念与境遇来评说《弟子规》的一本书。《弟子规》原名《训蒙文》,由清代“国学”生员李毓秀根据宋代朱熹的《童蒙须知》改编,后经清代儒生贾存仁修订,改名《弟子规》。《小欢说〈弟子规〉》在尊...

玻璃花瓶静物画为何在北宋大受欢迎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2018/03/26

  公元11世纪初的汴梁城中,曾经有一位宫廷职业画家擅长表现插在玻璃瓶中的鲜活花枝,当时的人们也非常喜欢这种特定题材的静物画,如此的往事是不是显得难以相信?然而北宋人郭若虚《图画见闻志》中确实记载道:   董祥,京师人,今为翰林待诏。工画花木,有琉璃瓶中杂花折枝,人多爱之。   玻璃器在宋人日常...

胡学志作品选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2018/03/23

  胡学志,别名古月,1956年生人。其自幼酷爱绘画,刻苦钻研,不懈追求,先后师从洛阳画院董凤茹、国家画院梅墨生两位著名画家,为梅门入室弟子。   幽谷听泉   墨染苍山   山林幽居图   泼彩山水   胡学志,别名古月,1956年生人。其自幼酷爱绘画,刻苦钻研,不懈追求...

没有驿馆,唐诗宋词会失色一半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2018/03/22

  为了便于传递政令和输送物资,唐宋两代逐渐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并在沿途设置了大量为过往官员、使臣甚至普通行人提供饮食、住宿或交通工具的驿馆亭舍。古人在觐省、应举、赴选、就任、戍边、游幕、流寓等时候,大多需要利用这些场所。在寄居憩息时,文士们或登高赋诗,或倚声填词,留下众多流传千古的名篇佳作。...

秦咸阳城遗址发现罕见战国晚期卜甲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2018/03/21

  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岩村秦人墓葬发掘中发现的卜甲(拼版照片,摄于3月16日)。新华社记者 李一博 摄   新华社西安3月19日电(记者 秦汉元)“在战国晚期到秦代的墓葬中发现卜甲,不得不说是一次奇怪的意外。”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许卫红说。近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公布了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岩村秦人墓葬的...

孟姜女哭倒的长城原来不在山海关而在山东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2018/03/20

  中国拥有几千年悠久的历史,在我国民间流传着非常多的故事,有很多都已经慢慢的淡出人们的记忆,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但是有一些经典的传说却经久不衰,让人难以忘却。   万里长城这个世界奇迹,是那么的雄伟壮观,让人振奋,但是传说中发生在长城脚下的故事《孟姜女》听起来却那么悲怆。   秦始皇统...

千年丹青 国宝再现:清新生动的《梨花鹦鹉图》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2018/03/19

宋 《梨花鹦鹉图》   千年丹青 国宝再现——《中国历代绘画大系》   宋代是传统花鸟画的高峰,但留存下来的梨花画作并不多,其中比较著名的是《梨花鹦鹉图》。此图绘一开满白花的梨树从左下向右上斜出,树上花间一只羽毛艳丽的鹦鹉脚趾向前,两爪抓枝,探头探脑,似欲觅食。画面清新而生动有趣,雪白的梨花和艳...

周大新:为天黑以前的风景铺一层温暖的底色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2018/03/16

  《天黑得很慢》周大新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2018年1月   作家米兰·昆德拉有句话:老人是对老年一无所知的孩子。很多老人并没有做好面对老年的准备,以为这段路与以前走过的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路段没有太大的不同。但他们不知道,虽然路面还是原来的路面,但此段路的沿途风景,与以往走过的相比,已相去甚远...

孔融儿时嘴很甜 长大后却因大嘴巴身首异处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2018/03/15

  话说三国时期,“三”字的故事颇多,三让徐州、三顾茅庐,三英战吕布等等说不完道不尽的,今天也要说一个“三”字,此三便是三国时期的三个大嘴巴狂人,其中我们熟知的孔融小编给他排名第一。   三国大嘴,第一孔融,第二祢衡,第三则是杨修。这三人都没有好下场,死的都很惨。这杨修啊,最近出奇的火,可能是...

《秋水长天》: 艺术呈现两岸一家亲的思想精髓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2018/03/14

  近读新疆作家孔立文的长篇小说《秋水长天》,内心颇为沉重和激动,感觉被书里的人物压抑着,有一种不吐不快的欲望。这是一部我久未遇见的能叫我在惊叹中一路看下去的文学佳作,绝对是一部传播正能量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大公约数的好书。闭卷之后,作品中的人物故事仿佛还在我眼前重重叠叠地晃来晃去。下面我就谈一谈...

老子《道德经》的惊天学问源于何处?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2018/03/13

资料图   我们都知道,老子写了一本《道德经》,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书中蕴含的大智慧,至今无人敢说超越。那么老子的智慧是从何而来的呢?《道德经》中到现在也不能说是过时的超前理论知识,又是从哪里得到的呢?   有人说,《道德经》作者并非一人,很可能是经过久远年代的积累,经多人之手汇总而成。所以这本...

《永乐大典》沧桑600年:幸存400多册今在何方?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2018/03/12

《永乐大典》沧桑600年   《永乐大典》是明代永乐皇帝命内阁首辅、有明三大才子之一解缙等人编纂的大型类书,成书11095册,保存了我国上自先秦、下迄明初的典籍七八千种,堪称中国古代最大的百科全书。   2018年2月8日至3月2日,国家图书馆精选《永乐大典》部分珍品向读者开放展示,还邀请读者一...

钱穆教你读《论语》:学而时习之 是人生大道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2018/03/08

钱穆   一生活处皆可读论语   读论语可分章读,通一章即有一章之用。遇不懂处暂时跳过,俟读了一遍再读第二遍,从前不懂的逐渐可懂。如是反覆读过十遍八遍以上,一个普通人,应可通其十分之六七。如是也就够了。   任何人,倘能每天抽出几分钟时间,不论枕上、厕上、舟车上,任何处,可拿出论语,读其一章或...

欧阳修之母的教子之道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2018/03/07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如何理解孔子这句话?北大教授胡军动情论生死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2018/03/06

丰子恺漫画   【一】   《论语》“先进”篇记载,弟子季路曾请教其师关于什么是“死”的问题。   孔子答道:“未知生,焉知死?”   其意似乎是,如果你不知道究竟什么是生的话,那又怎么能够真正知道什么是死呢?   这样的回答当然有其道理。毕竟生死是相互依存的,没有生,又哪来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