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塑人生

来源: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   2020/06/01

多年来,青城面塑自治区级传承人陈红晓一直致力于青城面塑创作和艺术教学工作,其面塑作品形式多样,从传统人物到现代人物,创作了人物写实及场景、卡通、漫塑等一系列作品。面塑作品《千手观音》在2016年民间手工技艺展演比赛活动中,荣获一等奖。作品《抱鱼娃》在2019年2月举办的呼和浩特市面塑大赛中获得三等奖...

鄂伦春族采集习俗

来源:方志内蒙古   2020/05/31

  采集是鄂伦春族狩猎生活的重要补充。各种兽肉是鄂伦春族的主食,而各种野菜、野果则是鄂伦春族的副食。20世纪90年代,鄂伦春族仍保留着采集野菜、野果的习俗。   采集组织   鄂伦春人的采集工作,主要是由妇女来承担,有时也有儿童和老年人参加。成年男子很少参与。每年春秋两季,妇女都会进行采集。春天主...

太阳花——鄂温克人的“幸福花”

来源:内蒙古日报   2020/03/31

带动妇女制作工艺品。 手把手教。 产品琳琅满目。 52岁的乌仁是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旗伊敏苏木阿贵图嘎查的牧民,2010年创建了太阳姑娘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主要经营民族皮毛手工艺品制作、民族传统服装及民族舞台剧演出所需的服装道具等。 据乌仁介...

扎鲁特旗:“宅”出美好生活 绣娘飞针走线忙

来源:腾格里新闻   2020/03/02

  冬将尽,春可期,期盼山河无恙,人间皆安。在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乌力吉木仁苏木有这样一群绣娘,春节期间,他们安静地宅在家里,飞针走线绣着春光,绣着希望,期盼着疫情快点过去。   绣娘们的带头人是原乌力吉木仁苏木文化站站长通拉嘎,为了抗击疫情,让妇女们宅在家里有事可做,她积极动...

鄂伦春的年

来源:呼伦贝尔日报   2020/02/10

  被称为山岭上的人的鄂伦春民族,把一年四季分为鹿胎期、鹿茸期、鹿尾期和打皮子期。而打皮子期即将结束时,就是一年一度的春节了。这是丰收以后美好的日子。凡是在外边的人,不管多远,都要赶回家过年,欢聚团圆,共享节日。   从原始社会末期一步跨进当代社会的鄂伦春人,早已实现定居,在大山里建起了一...

独特的“使鹿鄂温克人”文化

来源:呼伦贝尔日报   2020/02/10

  鄂温克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是居住在中国雄鸡状版图巨冠上的民族。其中“雅库特”一支,即现居住在内蒙古根河市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乡的鄂温克人。“雅库特”是世界闻名的驯鹿民族,他们主要从事驯鹿的饲养,被称为“使鹿鄂温克人”或“使鹿族群”。   过去,“使鹿鄂温克人”世代生活在茂密的原...

雕花的马鞍有故事

来源:正北方网   2019/12/27

特日格勒回收了许多旧马鞍,对制作马鞍颇有研究作用 白铜钮扣,花纹精细 特日格勒手持爷爷传下的马具,其花纹、银质,都有着那个年代的印记 特日格勒所收藏的老式制作马鞍工具 从马鞍到架构上的马头,处处可见精细、精致 作为马文化...

蒙古族礼服,美!

来源: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   2019/11/29

观赏蒙古族礼服。 漂亮的手包。 各式礼服。 精美的饰品。 精美礼服。 11月27日,呼和浩特市民正在欣赏蒙古族礼服。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蒙古族礼服制作技艺传承与创新设计人才培养》作品展在内蒙古美...

一往无前蒙古马

来源: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   2019/11/27

一往无前的蒙古马。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马建荃摄 市民在中国首家马文化主题邮局参观。 随着马文化主题邮局的建立,我区各地将同步推广建立充满马文化特色的邮局,充分展示马文化。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于涛 摄   在第四届内蒙古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

高校刮起学习民族传统手工艺风潮

来源:呼和浩特晚报   2019/11/19

学生自制了许多便于雕刻的工具 皮画制作 说起我区的民族传统手工艺,大都是有着传承人。传承人或打小开始接触这门手艺,或半路出家专攻手艺,逐步将其学以致用,把民族文化通过工艺的形式发扬光大。然而,随着社会发展,传承人老龄化的局面让民族传统手工艺“后继无人”。这其中原因有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