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學經(jīng)典 > 正文

飲食進化史

來源:北京日報 作者:周華誠      2019-01-11

 

  紀錄片《風味人間》又火了,制作人還是那位最會吃、最懂吃的陳曉卿;與很多年前那部《舌尖上的中國》一樣,每集播出時,都勾引得很多人一邊吞著口水,一邊欣賞著片中的美食、文化,同時在內(nèi)心,泛起自己生活相關的絲絲縷縷的情感與記憶。

  巧的是,數(shù)年前《一飯一世界》首次出版時,恰逢《舌尖上的中國》熱播,人們對于美食的熱情似乎一下子被點燃,繼而影響到了飲食類圖書的銷售,書店里琳瑯滿目的飲食類書被擺在顯要位置。沒想到,這回《一飯一世界》的修訂再版,居然又碰上了《風味人間》的播出,只能說“吃貨的心都是相通的”。

  《一飯一世界》這一次再版,刪去了舊文40多篇,新增文章20多篇,裝幀設計也很清雅,上架一個月,編輯就說已經(jīng)斷貨了,連忙加印。說到底,吃,不再是吃,它已是大家生活美學的一部分了。

  現(xiàn)在的吃,與十年前、二十年前的吃,有什么不一樣?

  我想來,這其實是一部飲食的進化史——最初的“飽肚”,到后來的“嘗鮮”,再到如今的“審美式進食”的轉化。

  在物質(zhì)并不太豐裕的年頭,飲食首先是為了飽肚,這毋庸置疑。比我年長十歲的朋友,許多人的味蕾上應都依稀殘留著饑餓的記憶。

  到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許多簡單質(zhì)樸的食物,給大家?guī)砹嗣篮玫淖涛丁?、棒冰,甚至油條、蛋糕,簡簡單單的食物,至今令人懷念。后來,物資日漸豐富,人們的荷包鼓了,視野也打開了,許多人走出國門去吃,引進國內(nèi)來吃,各種地域、各種文化背景下的飲食發(fā)生了融合、碰撞、交流、創(chuàng)新,我們嘗到了各式各樣以前沒有吃過的食物,品過了花樣繁多的新鮮滋味。

  到如今,許多東西都吃過了,體驗過了,味覺反而開始尋求一種回歸。這是閱盡繁華之后的回歸,也是向著文化與審美意義上的回歸。想想看,我們現(xiàn)在的吃飯,往往會更加講究環(huán)境的美好、進食的氛圍、食器的雅致、食材的新鮮與生態(tài)、食物背后的情感體驗……不是經(jīng)常有人說嗎:這年頭吃什么已經(jīng)不重要了,和誰一起吃飯才重要。

  是呀,“飲食”已進化到了審美的階段。

  飲食的審美是什么?在我看來,就是食物背后的意境、文化、情感、記憶。是的,吃,絕對不再僅僅是味蕾和肚子的事,而是關乎我們的情感與記憶;再往大里說,吃,關乎集體文化記憶,關乎民族的文化自信。

  想想看,你生命中最熱愛的食物,是不是一定牽扯著情感的味道?它只是最最普通的材料,平平淡淡,是日常生活里的一部分,平淡到平時你都不會太注意它。但它卻成為你生命記憶里的一部分,樸實又親切。那不是別的,是味蕾上的鄉(xiāng)愁,是一種綿延千年、散布于血脈之中的樸素情感。

  中國正處在一個社會快速變化的年代。許多人遠離故土,但飲食里就藏著一座故鄉(xiāng)啊。正是與生命同步的飲食生活方式,構成了一個人、一群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最具識別度的特征。

  《一飯一世界》里,寫的是江南的筍、鄉(xiāng)下的茶、春天的青團、夏夜的酒、秋天的蓮子、冬日的紅泥小火爐;寫的是大地上的水稻、村口溪里的小魚與螺螄,以及那老南瓜和南瓜花,甚至,僅僅是一棵經(jīng)霜的大白菜……它們攜帶著鄉(xiāng)愁的密碼。在我自己看來,這些關于飲食的文字,是一座通向故鄉(xiāng)的獨木橋,是在四處飄蕩的炊煙里,喊你回家吃飯的媽媽的聲聲呼喚,甚至是每個人味蕾上的故鄉(xiāng)。

  吃,或曰飲食,是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追求的一部分。在一道菜、一碗飯里,我們看見生活的質(zhì)地日臻美好。

  原文鏈接:http://www.northnews.cn/2019/0109/3003811.shtml

 

【責任編輯:堯日】

掃一掃關注北疆風韻微信公眾號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