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學經(jīng)典 > 正文

清明時節(jié)話清明

來源:北疆風韻 作者:理解      2017-03-21

  說起清明節(jié),人們所想到、所看到、所聽到的多是與祭祀有關的內(nèi)容,很多人認為,這一天便是掃墓、燒紙,以祭奠先祖和已逝去的故人,寄托對已故親人的哀思與懷念,由我國古代帝王“墓祭”之禮傳入民間,民間效仿后成了一種習俗,多少年來一直沿襲下來,形成了約定俗成的一條不成文的規(guī)矩,因此,也有的地方把清明節(jié)定為“鬼節(jié)”,到了清明,人們自然想到的就是祭奠。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

  其實,有關清明節(jié)的說法遠不止于此,與清明節(jié)有關的說法當以時令為最,經(jīng)過兩千多年的歷史沿革,其中也不乏一些美好的傳說和感人的故事,如踏青節(jié)、寒食節(jié)、插柳節(jié)、放風箏、蕩秋千、蹴鞠、斗雞等等,這些都在清明期間進行,而每一項活動都能說出幾個典故,這些傳說與故事,經(jīng)久不衰,代代相傳,源遠流長。

  清明,是我國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是以季節(jié)定名的,最早在秦漢時期確立,公元前104年,漢朝的鄧初等人將二十四節(jié)氣,編入《太初歷》中,其中清明是反映氣候現(xiàn)象的?!稓q時百問》歸納的言簡意賅:“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凈,故謂之清明”,從字面看,是普天之下的一種優(yōu)美的環(huán)境,其實也反映出了當時的一種天氣和季節(jié)變化,是萬物生長的季節(jié)?!稓v書》則描述的更為直接:“春分后,斗指丁,為清明,時萬物潔齊而清明,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jié)”。此時,休閑了一冬的人們,開始忙忙碌碌,紛紛走上田間地頭,播種插秧,一時間田地里呈現(xiàn)繁忙的熱鬧景象,農(nóng)民們知道,此時正是萬物復蘇的季節(jié),錯過了這個時間也就錯過了收成,清明,無疑是農(nóng)耕的標志。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

  清明一到,環(huán)境為之一變,這時正是踏青的時節(jié),也是放風箏和插柳的季節(jié),男女老幼穿著鮮艷的服裝不約而同的走向郊野踏青游玩,欣賞著大自然賜予的良光美景,呼吸著春的氣息,令人心曠神怡。情侶們雙雙成對,在優(yōu)雅的環(huán)境中相互依偎,互訴衷腸,品味著甜蜜的愛情。有的人則放起了風箏,據(jù)說在我國古代,人們在做好的風箏上寫上自己的不幸與煩惱,然后將風箏放出,將這不幸與煩惱隨風箏而去,以求得一年的平平安安。而今放風箏又多了一層演繹,夫妻或情侶死死抓住風箏的繩子,你就是飛得再高也逃不出我的手掌心,意即死死抓住對方的心。當然,在我國的一些城市每年都有一場風箏節(jié),那是在放飛希望,傳遞友誼。插柳也是一種民俗,傳說這民俗是由“紀念”而來,一說是為了紀念農(nóng)耕的鼻祖神農(nóng)氏,由于他帶給了農(nóng)民賴以的糧種和豐衣足食的生活,以緬懷他的偉績。一說是為了紀念介子推。傳說,晉文公的賢臣介子推為救危難的晉文公,割去自己大腿的肉救了晉文公的命,不接受晉文公的封賞與母躲進深山,晉文公為讓其出來接受封賞,命人放火燒山,介子推抱一柳樹而死,被燒死的柳樹后來活了下來,為思念介子推,就定了插柳節(jié),晉文公還為了紀念介子推,下令每年的這一天不能生火,這又有了寒食節(jié),因寒食節(jié)在清明節(jié)前后,便融合一起,故清明節(jié)又稱為“寒食節(jié)”。盡管故事感人,但未免有些勉強,至于插柳,是因為柳樹是極易存活和生長的樹木,折枝插入土中便能存活,小時候在家鄉(xiāng)種柳樹總是這樣。關于插柳戴柳的說法,多是與佛教有關,在我國,人們大多信奉佛教,看到觀世音菩薩在凈水瓶用柳枝沾水普度眾生,以為柳樹能辟邪,就插柳戴柳,這和傳說的桃木可以避邪一樣,是人們祈求平安的期盼。

  吃寒食的習俗早已不復存在,插柳、踏青、放風箏、蕩秋千的習俗雖然沿襲了下來,但在清明節(jié)前后只有南國能夠做到,而在北疆,因氣候相差很大,四月初的南國已是春暖花開,北疆的冰雪剛剛消融,在山的陰面、林木叢中依然是冰雪覆蓋,盡管有春風拂過,真正的春天仍姍姍來遲,無青可踏,清明時節(jié)插柳、放風箏、蕩秋千更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事情,也難怪說到清明節(jié),北國的人們所想所看的也就是掃墓了。

  清明,是一個節(jié)氣,僅限于時令和物候變化,是將要農(nóng)耕的標志,沒有什么紀念意義,清明時節(jié)又有很多動人的傳說,包含著一定的風俗習慣,有了這些便有了紀念意義,也就有了一個節(jié)日,形成了現(xiàn)在的清明節(jié),清明這天也就成了我國唯一一個既是節(jié)氣又是節(jié)日的一天。

【責任編輯:爾玉】

掃一掃關注北疆風韻微信公眾號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