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學經(jīng)典 > 正文

古人告訴你 好的風景照要怎么拍!

來源:國館文化 作者:意公子      2017-03-14

  我的手機里珍藏著一張“日出”的照片。

  我在去年生日那天的凌晨四五點,跑到海邊拍下了它。它很珍貴,除了風景本身的壯美,更是那一刻太陽升起的“新生”意義,深深震動了我。啊,照片就不放出來了。

  為什么說到這茬?因為春天到了,萬物復蘇,又到了。。。朋友圈的紅男綠女們拔腿跑到大自然里拍照的時候了。

  然后一如既往看到很多辣眼睛的圖片:

  游客照(資料圖 圖源網(wǎng)絡(luò))

  看到這種照片,我只想說四個字:

  還!我!河!山!

  明明朕的江山辣么美,卻被你們毀成這樣,還能好好做彼此的天使嗎?

  古人要是看到這些照片,一個個地都要跳出來。畢竟在展現(xiàn)我大美河山上,沒人比他們更厲害了。

  比如咱們在《藝術(shù)很難嗎第二季》里講到的黃公望,一個老頭子,都80歲了不好好在家里休息頤養(yǎng)天年,反而背著紙和筆到處跑,一會兒看看大嶺山,一會兒逛逛虞山,游遍江南美景。

  最終他對著富春江和大嶺山,畫出了《富春山居圖》。

  這是今天的富春江:

  今天的富春江(資料圖 圖源網(wǎng)絡(luò))

  這是黃公望“拍”下來的部分:

  《富春山居圖》局部(資料圖 圖源網(wǎng)絡(luò))

  這才是朕的江山嘛。

  這樣的美感是怎么“拍”出來的?我們還是要回到富春山,借著黃公望的眼睛來個還原。也順帶著跟古人學學,好的風景照,到底要怎么拍?

  基礎(chǔ)入門

  首先就是構(gòu)圖。

  看下面的三幅圖,有沒有發(fā)現(xiàn)黃老在構(gòu)圖上的特點?

  構(gòu)圖是入門基礎(chǔ)(資料圖 圖源網(wǎng)絡(luò))

  這三幅圖中,最上面的部分都是天空,沒有筆墨,中間和下面的部分,黃公望都畫上了山水草木。

 

  也就是說,在整幅畫中,畫面的重點都在中下方這2/3的部分上。

  《富春山居圖》中不僅山水部分是這樣,就連全部畫山的時候,畫面的重點也都在中下方這2/3部分。

  《富春山居圖》(資料圖 圖源網(wǎng)絡(luò))

  在山的頂端,有些許樹木,做背景的只有空白的天空;而從畫面中部開始,山頭向兩邊蔓延,生出群峰、遠山和濃密的樹林,到畫面下面1/3部分時,山近處的亭臺樓閣、草木樹葉,景物逐漸多了起來,比畫面上方的山頂豐富很多。

  《富春山居圖》中的這種構(gòu)圖方法,叫做“三分構(gòu)圖法”。

  三分構(gòu)圖法把畫面分為三等分,讓重要的部分占畫面2/3或者更大的比例,而不重要的部分主要在剩余的1/3以內(nèi)。

  用三分構(gòu)圖法來拍照,照片重點自然而然落到了畫面的下方。

  構(gòu)圖簡練 重點突出(資料圖 圖源網(wǎng)絡(luò))

  就像上面這張圖,看一眼就知道畫面的重點,整體上看,整個畫面構(gòu)圖簡練、重點突出。

  小貼士:拍地面風景時,可以用1/3的空間拍天空,將剩下來的畫面放在地面的風景上;拍天空時,畫面大部分都給天空,只留1/3的空間給地面景物。

  進階必備

  留白

  《富春山居圖》整體構(gòu)圖很簡練,不過構(gòu)圖并不是這幅畫最出彩的地方。

  就像之前意公子在視頻中講過的一樣,《富春山居圖》最讓人贊嘆的,在于它大幅的留白。幾乎都可以說:一幅《富春山》,半幅是留白。

  天空 江水 全部都留白(資料圖 圖源網(wǎng)絡(luò))

  就像上面圖片里一樣,整幅《富春山居圖》但凡天空、江水,全部都留白。

  這樣還不夠,平坦的路面、山間的泉水也全部留白;遠處的山,最多就勾勒一下山脈的形狀,用淡墨暈染;連山上的草木,能不畫就不畫,實在不行就點幾個點。

 

  真正讓意公子覺得黃公望吝嗇筆墨的,并不是上面那些大片大片的空白,而是他畫的那些富春江上釣魚的人,他們的船上別說漁棚,連竹篙都沒有。

  筆墨雖少 卻頗有意境(資料圖 圖源網(wǎng)絡(luò))

  但正是因為這樣的“吝嗇”,才讓整幅《富春山居圖》看起來特別寧靜淡泊。筆墨雖少,卻頗有意境。這個意境的營造,可以說很大一部分是因為他的留白。

  不過在山水畫剛出現(xiàn)的時候,畫家們可不講究這些留白,反倒跟朋友圈里大紅大綠的表情包一樣,恨不得把整個畫布都塞得滿滿的。

  李思訓的青綠山水畫(資料圖 圖源網(wǎng)絡(luò))

  這說來就話長了,意公子長話短說。

  我國第一幅完整獨立的山水畫卷是隋唐時期展子虔的《游春圖》,就是這種上滿了顏色的山水畫。

  展子虔《游春圖》(資料圖 圖源網(wǎng)絡(luò))

  到初唐時期的李思訓、李昭道父子,青綠山水發(fā)展到頂峰,連閻立本都跑去畫這種青綠青綠的山水畫。

  直到后來王維出現(xiàn),中國才出現(xiàn)水墨山水畫。

  不同于李思訓、李昭道、閻立本等人,王維是文人士大夫。

  王維以文人特有的氣質(zhì)和追求入畫,他的山水畫以渲染為主,用筆簡練奔放,強調(diào)自然清淡,追求含蓄悠遠、純凈恬淡的意境。

  王維《江干雪霽圖》(資料圖 圖源網(wǎng)絡(luò))

  王維畫中的意境引起中國廣大文人們的強烈共鳴,于是后來的文人們在畫山水畫時,筆墨越來越少、顏色越來越淡、空白越來越多。

 

  而這種空白,也越來越多地寄寓了文人們內(nèi)心清淡自然的追求。這種空白就是我們所說的留白。

  這種留白,是中國古代文人們特有的一種趣味,講究道禪之意,講究筆簡意足,講究意境,追求余韻不絕,而不求絕對寫實。

  這已經(jīng)是一種詩境了。

  《富春山居圖》局部(資料圖 圖源網(wǎng)絡(luò))

  從一開始的濃墨重彩,到后來的水墨山水、不著顏色,從一開始的紛繁復雜,到后來的筆墨簡練:

  中國山水畫的顏色越來越淡,筆墨也越來越少,留白也越來越多意趣越來越濃,意境越來越深,留白越來越悠遠。

  “白”是空出來的,這種在畫布上空出來的“白”即是“無”,空靈、深邃、無為無不為,給人留下了很多想象的空間和情感上的寄托。

  在恬淡暈染的墨色中,黑白相映、陰陽相生,以白入墨、無中生有,這種空白的無在渲染出淡泊恬謐、孤獨清寂的意境時,也是一種遐想的生境。

  《富春山居圖》局部(資料圖 圖源網(wǎng)絡(luò))

  而我們在拍風景照的時候,如何才能營造出這么高深的意境呢?

  毫無疑問,留白。像黃公望一樣留白。

  天空是“白”、流水是“白”,連山石的細節(jié),也都是一片空白。降低畫面飽和度,挑選淡景,就像黃公望,整幅畫不著任何顏色,只用墨色淡淡暈染、了了勾勒。

  如果我們在拍照的時候,跟著《富春山居圖》學習,選取山清水秀之景,引入流水、天空、淡淡遠山,不著重彩,青山綠水、天高云淡,自是恬淡自在。

  大神專屬

  主題色

  學會了構(gòu)圖和留白之后,我們再來看這幅《富春山居圖》。

  《富春山居圖》(資料圖 圖源網(wǎng)絡(luò))

  《富春山居圖》描繪富春江和大嶺山的美景,云山煙樹、沙汀村舍,全圖用墨淡雅、疏密有致。雖然整幅畫不著任何彩色,但墨色濃淡不一;雖然墨色千變?nèi)f化,卻在整體顏色上達到了統(tǒng)一。

  除了《富春山居圖》這種不著顏色的山水畫,中國古代很多彩色的山水畫在顏色上也很統(tǒng)一,都有自己的主題色。

  比如《千里江山圖》。

  《千里江山圖》(資料圖 圖源網(wǎng)絡(luò))

  畫面有藍色、綠色、金色和黑色四種顏色,濃墨重彩特別艷麗,但是我們看下來卻不覺得亂。

 

  而丁觀鵬的《太族始和圖》甚至有綠色、灰色、黃色、紅色、白色、黑色、青色等7種顏色。

  《太族始和圖》(資料圖 圖源網(wǎng)絡(luò))

  放在平時我們會覺得顏色超級多超亂,可是在這幅《太族始和圖》里,這些顏色看起來卻很和諧,甚至很美。這是為什么呢?

  因為每幅畫都有自己的主題色。

  就像《太族始和圖》,畫里面用得最多的是青色。遠處的山、畫中間的行人和山丘、近處的屋頂和山石,全部都用了青色。

  而《千里江山圖》多用綠色作底襯,用藍色來突出山的頂峰,一藍一綠,一主一次,非常和諧。

  說到設(shè)色山水,就不得不提趙孟頫的《鵲華秋色圖》。

  趙孟頫《鵲華秋色圖》(資料圖 圖源網(wǎng)絡(luò))

  趙孟頫在《鵲華秋色圖》里,也運用了主題色。山峰、樹木和小土丘,全部都是深藍色。

  這種主題色使畫面的顏色得到了統(tǒng)一,視覺上特別舒服和諧,同時還有景物之間互相呼應(yīng)的“小心機”。

  可以說主題色是一幅風景照的總體風格。只有風格統(tǒng)一了,照片才能達到和諧統(tǒng)一的視覺效果。

  真愛們在拍照的時候先瞄好附近的風景,根據(jù)周圍的風景,定下合適的主題色,這樣不僅看起來很有風格,看起來舒服,還顯得特別有逼格,畢竟主題色充滿了各種各樣的“小心機”呢。

  莊子說,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古人因為受到了天地大美的震動,而想著鋪張揮毫,把天地之間大自然的美記錄下來。因此才會想出構(gòu)圖、設(shè)色、留白等各種各樣的繪畫方法和技巧,竭盡所能地還原他們眼中的美好。

  今天我們拍風景照,重復的還是古人千百年前的心情,那份在大自然里受到的震動,讓我們想把這一刻記錄下來,珍藏于心,以供回憶。但也因為有了手機,一切來得太輕易,反而很難像古人一樣去細細描繪,精巧還原,讓這份觸動和震撼不斷延續(xù)。

  沒有一個藝術(shù)家可以像大自然一樣揮霍色彩,但我們可以像古人一樣,試著認真地記錄它、留下它、回味它。

【責任編輯:堯日】

掃一掃關(guān)注北疆風韻微信公眾號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