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第十一個節(jié)氣。暑者,熱也。小暑為小熱,還不十分熱。小暑的標志:出梅、入伏。
我國古代將小暑分為三候:“一候溫風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鷹始鷙。”小暑時節(jié)大地上便不再有一絲涼風,而是所有的風中都帶著一股熱浪;《詩經(jīng)·七月》中描述蟋蟀“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即小暑節(jié)氣的時候,由于天氣炎熱,蟋蟀離開了田野,到庭院的墻角下以避暑熱;在這一節(jié)氣中,老鷹因地面氣溫太高而居清涼的高空中活動。
農(nóng)諺說:“熱在三伏”。小暑節(jié)氣正是初伏前后,氣溫較高,光照充足,植物、花卉生長旺盛。唐代詩人獨孤及在《答李滁州題庭前石竹花見寄》詩中有:“殷疑曙霞染,巧類匣刀裁。不怕南風熱,能迎小暑開”的詩句,描寫的就是小暑時節(jié)盛開的石竹花。
古代,詩人寫小暑的詩作不少。
元稹在《小暑六月節(jié)》詩中云:“倏忽溫風至,因循小暑來。竹喧先覺雨,山暗已聞雷。戶牖深青靄,階庭長綠苔。鷹鹯新習學,蟋蟀莫相催?!痹娨馐钦f暖熱的夏風到了,原來是循著小暑的節(jié)氣而來。竹子搖曳地喧嘩聲表明大雨即將來臨,山色灰暗仿佛聽到了遠處隆隆的雷聲。正因為炎熱季節(jié)的一場場雨,才有了門戶上潮濕的青靄和院落里蔓生的小綠苔。鷹感受陰氣,乃生殺心,學習擊搏之事;蟋蟀至七月則遠飛到野外了。
小暑一過,夜晚的時候人們就會開始走出屋外納涼。秦觀有首《納涼》詩,寫的就是這一景象。詩說:“攜杖來追柳外涼,畫橋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參差起,風定池蓮自在香?!鼻厣儆蔚倪@首詩抒發(fā)了夏夜乘涼的愉悅之情,作者通過笛聲悠揚和蓮香的清淡,寫出涼生心靜的適宜。
孟浩然也寫有《夏日南亭懷辛大》一詩:“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散發(fā)乘夕涼,開軒臥閑敞。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夕陽忽然間落下了西山,東邊池角明月漸漸東上。披散頭發(fā)今夕恰好乘涼,開窗閑臥多么清靜舒暢。清風徐徐送來荷花幽香,竹葉輕輕滴下露珠清響。意欲取來鳴琴輕彈一曲,只恨眼前沒有知音欣賞。感此良宵不免懷念故友,只能在夜半里夢想一場。
朱熹的《夏日》寫得也挺有意思,詩云:“季夏園木暗,窗戶貯清陰。長風一掩苒,眾綠何蕭摻。玩此消永晝,泠然滌幽襟。俯仰無所為,聊復得此心?!敝祆涞倪@首詩寫夏日消暑之法,玩景是為了“滌幽襟”,求的是心靜。
楊萬里的《夏夜追涼》更是寫得微妙。詩云:“夜熱依然午熱同,開門小立月明中。竹深樹密蟲鳴處,時有微涼不是風?!?/p>
確實,苦熱的小暑,總是讓人心緒躁動不寧。讀讀幾首消暑詩,不覺間也就心靜而自然涼了。其實,不光是對暑熱需要心靜,世上的許多事情都需要淡然處之,惟有淡然,才會淡定。
【責任編輯:自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