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輪功的領(lǐng)袖人物李洪志講:“愛因斯坦不是一般人,他發(fā)現(xiàn)了宗教甚至神學所講的東西是對的?!薄皭垡蛩固挂呀?jīng)走到人類科技認識的最頂點了,再往下研究發(fā)現(xiàn)宗教講的完全是真的。近代有很多科學家、哲學家最后都走入了宗教?!保ɡ詈橹尽掇D(zhuǎn)法輪――卷二》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5年)。那么,愛因斯坦對于宗教和有神信仰到底是怎樣的態(tài)度呢?
對于在當時就廣泛誤傳的說法,愛因斯坦在一些回信中比他的著作文章更為通俗和明白:(以下回信原文來自于1954年普林斯頓大學出版社出版的《Albert Einstein: The Human Side》一書,譯者方舟子,并參照了世界知識出版社 1984年版的 高志凱譯本。)
1954年3月22日。一個自學成才的人給愛因斯坦寫來一封字跡密密麻麻的長信,他在信中失望地哀嘆世上像愛因斯坦這樣敢說敢講的人實在太少了,他覺得世界還不如退回到動物時代好。然后他詳細地說起他是怎樣在9歲那年從意大利來到美國,當時怎樣天寒地凍,結(jié)果他的姐妹慘遭凍死,他自己也幾乎喪生;在上了6個月的學之后,他又是怎樣在10歲那年開始做工;17歲那年他上了夜校,等等;現(xiàn)在他已是實習機械師,空余時間經(jīng)營自己的企業(yè),獲得了幾項專利權(quán)。他說真正的教育來自閱讀。他宣稱自己是個無神論者,并摘引了一篇有關(guān)愛因斯坦的宗教信仰的文章,對該文的準確性表示懷疑。他對正式宗教的許多方面都不以為然,他說,成千上萬的人每天用許多種不同的語言禱告上帝,上帝必須有一個規(guī)模龐大的教士團來記錄他們的一切罪過。他想了解真實的愛因斯坦是否是像他所讀到的文章所宣稱的那樣。
1954年3月27日,愛因斯坦用英文寫了回信:“我收到過成千上萬封來信,但很少有像你的信那樣引人感興趣的。我認為你對我們社會的見解是頗有道理的。你所讀到的關(guān)于我篤信宗教的說法當然是一個謊言,一個被有系統(tǒng)地重復著的謊言。我不相信人格化的上帝,我也從來不否認而是清楚地表達了這一點。如果在我的內(nèi)心有什么能被稱之為宗教的話,那就是對我們的科學所能夠揭示的這個世界的結(jié)構(gòu)的沒有止境的敬仰?!愕膩硇胚€使我認識到,智慧并不產(chǎn)生于學歷,而是來自對于知識的終生不懈的追求?!?/p>
1939年,一位芝加哥的拉比想用愛因斯坦發(fā)現(xiàn)的相對論來宣傳他的宗教理念,(拉比是猶太教的教師,負責在猶太教堂和家庭中講授猶太教的教義、教導青少年、給成年人以人生指導。詞義與古漢語“夫子”一樣,都是對老師的尊稱)于是,愛因斯坦給這位準備演講“相對論的宗教暗示”的芝加哥拉比回信說:“我不相信相對論的基本觀念能夠被用來聲稱與宗教有關(guān)系,科學知識一般說來與宗教不同。我看到這一點是由于這個事實,即客觀世界的深層相互關(guān)系能夠用簡單的邏輯概念來理解。實話說,就相對論而言,更是完全如此?!?通過體驗這種深層相互關(guān)系的邏輯理解而產(chǎn)生的宗教感覺,不同于那種人們平常所說的宗教感覺。它更像是面對物質(zhì)宇宙所展現(xiàn)的規(guī)劃而感到的敬畏。它不會導致我們更進一步去塑造出一個用我們自己的形象造出的神一樣的存在——一個對我們提出要求并對我們每個個體都有興趣的角色。在這種感覺之中,既無意愿,也無目標,更無必須,而只是單純地存在著。基于這個原因,我們這種人把道德視為純屬人類的事務,雖然是人類最重要的事務。”
1954-1955年間愛因斯坦給一位進化論學者的回信中談到:“我從來不賦予大自然一個目的或目標,或任何能被理解為擬人的東西。我眼中的大自然是一個我們只能非常不完美地理解的宏偉的結(jié)構(gòu),而這必使一個沉思者充滿了‘謙卑’的感覺。這是一種與神秘主義毫不相干的真實的宗教感覺?!?/p>
1936年1月19日,愛因斯坦給一位六年級主日學校的學生回信,因為他對“科學家是否禱告”充滿好奇和疑問,愛因斯坦回信說:“科學研究是基于這么個觀念,即每一樣事情的發(fā)生都為自然規(guī)律所決定,人類的活動也是如此。由于這個原因,一個搞研究的科學家?guī)缀醪粫A向于相信事件的發(fā)生能被一個禱告者所影響,也即被一種向超自然的存在所提出的愿望所影響。“ 然而,必須承認,我們有關(guān)自然規(guī)律的實際知識還是很不完美、不完全的,因此,相信在大自然中存在普適的基本規(guī)律也有賴于一種信念。這個信念至今在很大程度上已被科學研究的成功所證明。“但是,在另一方面,認真地投入到科學探討中的每一個人都變得相信在宇宙的規(guī)律中展現(xiàn)出一種精神——一種比人的精神更為高等的精神。只具有卑微的力量的我們對此必感謙卑。就此而言,對科學的探討會導致一種特殊的宗教感覺,與更幼稚的人們的宗教感非常不同的感覺。”
與年輕學生不一樣,宗教界人士更關(guān)心愛因斯坦對于永生等重大宗教問題的看法,1953年7月17日,愛因斯坦給一位浸禮會牧師的回信中這樣說道:“我不相信個體的永生,我認為倫理純粹只是人類自身的關(guān)懷,并沒有超人的權(quán)威躲在后面。”
1950年12月3日,一名19的大學生絕望地向愛因斯坦詢問人生的意義何在,愛因斯坦回信說:“你努力要為個體人生以及全人類尋找一個目的的渴望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的意見是,如果問題是這么被提出的,那么不可能有合理的答案。如果我們談到了一項行動的目的和目標,我們只不過是在問這么個問題:通過這項行動或其后續(xù),我們應該滿足什么樣的欲望,或者我們應該避免什么樣的不希望得到的后果?當然,我們也可以按個體所屬的集體的標準清楚地表白一項行動的目標。在這種情況下,這項行動的目標至少也是間接地滿足組成一個社會的個體的欲望?!?如果你問我社會或一個個體的總的目的或目標,這個問題就失去了它的意義。當然,如果你問的是大自然的總目的或意義,更是如此。因為在這種情況下,去假設某人的欲望與發(fā)生的事情相聯(lián)系,是非常主觀的,至少是不合理的?!?然而,我們?nèi)几械?,問我們自己應該怎樣指導我們的生活的確非常合理而且重要。我的意見是,答案為:只要能夠做到,就盡量地滿足所有的欲望和需要,并且在人類關(guān)系中達到和諧和美麗。這是以許多的良心思考和自我教育為先決條件的。不可否認的是,比起生活在我們的學校和大學里的人,開明的希臘人和古代東方的圣賢在這個最為重要的領(lǐng)域達到了更高的水平?!?/p>
從愛因斯坦與普通人的真誠交流中,我們可以看到他對于神、宗教、人生意義等許多重要問題的見解,也有助于我們?nèi)フJ識一個真實的愛因斯坦。
愛因斯坦最經(jīng)常被人誤解或難以理解的,是他關(guān)于自己宗教情感的論述。例如在《我的世界觀》一文中他說:“我們所能有的最美好的經(jīng)驗是奧秘的經(jīng)驗。它是堅守在真正藝術(shù)和真正科學發(fā)源地上的基本感情。……就是這樣奧秘的經(jīng)驗——雖然摻雜著恐懼——產(chǎn)生了宗教。我們認識到有某種為我們所不能洞察的東西存在,感覺到那種只能以其最原始的形式接近我們的心靈的最深奧的理性和最燦爛的美——正是這種認識和這種情感構(gòu)成了真正的宗教感情;在這個意義上,而且也只是在這個意義上,我才是一個具有深摯的宗教感情的人。我無法想象存在這樣一個上帝,它會對自己的創(chuàng)造物加以賞罰,會具有我們在自己身上所體驗到的那種意志。我不能也不愿去想象一個人在肉體死亡以后還會繼續(xù)活著;讓那些脆弱的靈魂,由于恐懼或者由于可笑的唯我論,去拿這種思想當寶貝吧!我自己只求滿足于生命永恒的奧秘,滿足于覺察現(xiàn)存世界的神奇結(jié)構(gòu),窺見它的一鱗半爪,并且以誠摯的努力去領(lǐng)悟在自然界中顯示出來的那個理性的一部分,倘若真能如此,即使只領(lǐng)悟其極小的一部分,我也就心滿意足了?!?(《愛因斯坦文集》第3卷第43頁, 商務印書館,1977年)。
不僅如此,愛因斯坦還進一步指出:“只有那些作了巨大努力,尤其是表現(xiàn)出熱情獻身的人——要是沒有這種熱忱,就不能在理論工作的開創(chuàng)性工作中取得成就——才會理解這一種感情的力量,才能作出那種確實是遠離現(xiàn)實生活的工作?!保ā稅垡蛩固刮募返?卷280-281頁,商務印書館1976年)。他認為,宇宙宗教感情是科學研究和創(chuàng)造的基礎(chǔ)與強大動力。愛因斯坦明確表示:“我認為宇宙宗教感情是科學研究的最強有力、最高尚的動機。要是沒有這種熱忱就不能在理論科學的開辟性的工作中取得成就”?!耙遣幌嘈盼覀兊睦碚摌?gòu)造能夠掌握實在,要是不相信我們世界的內(nèi)在和諧,那就不可能有科學。這種信念是,并且永遠是一切科學創(chuàng)造的根本動力”(《愛因斯坦文集》第3卷,379頁 商務印書館1976年)?!爸挥蝎I身于同樣目的的人,才能深切地體會到是什么在鼓舞著這些人,并且給他們以力量,使他們不顧無盡的挫折而堅定不移地忠誠于他們的志向。給人以這種力量的,就是宇宙宗教感情。”(《愛因斯坦文集》第3卷182頁,商務印書館1976年)??梢?,愛因斯坦所說的宗教情感是科學家對宇宙顯現(xiàn)出來的秩序、規(guī)律的奧秘的覺察和推動他們?nèi)ダ斫庹J識的熱忱和力量?!皼]有什么擬人化的上帝概念同它相對應?!保ā稅垡蛩固刮募返?卷185頁,商務印書館1976年)。他強調(diào)的宗教情感是科學工作者在認識宇宙生命的過程中所產(chǎn)生的那種感受――將其類比為宗教情感。同時他也明確地指出無法想象存在有意志的上帝,以及人的永生。
愛因斯坦有時也會說到神或上帝,但他指的是斯賓諾莎的上帝,也就是大自然的代名詞,而不是超自然的、有人格和意識的、操縱著人類命運的上帝。他多次宣稱:我信仰斯賓諾莎的那個存在于事物有秩序的和諧中并顯示出來的上帝,而不信那個同人類的命運和行為有牽累的上帝。
斯賓諾莎(1632-1677年)是西方近代哲學史上重要的理性主義者。他認為,上帝是宇宙間唯一的實體,上帝不是別的,就是自然。人的心靈和肉體以及其他具體事物和精神現(xiàn)象都是上帝的樣態(tài)(表現(xiàn))。他講的上帝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整個宇宙,尤其是普遍存在于宇宙中的力和規(guī)律。他認為,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按自然的普遍規(guī)律和法則而存在和變化,都通過自然的必然性而被認識。斯賓諾莎主義實際上是唯物主義的也是無神論的一種形式。它把自然界等同于神,有些看法認為這是對神學作出的讓步,但我們認為這是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所用的可以替代和可被理解的說法?!?/p>
其實,西方的科學家包括無神論者在談論科學事物的時候,經(jīng)常會用上帝、神這樣的詞語來表達,但他們只是取其含義進行比喻,并不是信其實在。愛因斯坦既表達了人類對宇宙事物不斷認識的趨向和可以理解的信心,同時也表達了對自然事物所顯現(xiàn)出來的秩序、和諧及規(guī)律的信仰、信念,這就是愛因斯坦的宗教情懷。因此也可以說,愛因斯坦是一位懷有深刻“宗教情感”的不信上帝也不信教的真正智者。
【責任編輯:心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