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據(jù)《猶他新聞網(wǎng)》(deseret.com)2017年4月20日報道,安娜·萊巴倫(Anna LeBaron)出版自傳體新書《一夫多妻制邪教徒的女兒》,講述其顛沛流離的邪教生涯,以及身處邪教帶給她的孤獨、貧窮和恐懼。
《一夫多妻制邪教徒的女兒》
安娜·萊巴倫(Anna LeBaron)的自傳開篇是一把辛酸淚。
母親要出城,7歲的安娜處于分離焦慮中。短短幾段,讀者就感受到安娜深深的悲傷:安娜的父親是一夫多妻制邪教徒艾維爾·萊巴倫(Ervil LeBaron),母親則是父親不合法的13個妻子中的一個。
第二天,安娜作為父親50個子女中的一個乘船與其他信徒前往莫斯科,好幾個月后,她才再次見到母親。
作者將重點放在她邪教生涯的描述上。書本閱讀起來很流暢——墨西哥的巨型甲蟲、FBI對德克薩斯聚居地的突襲、乘坐四處透風的半拖掛車在州與州之間流浪以及為躲避當局整整一個月藏在沙灘邊的房子里等情節(jié)。
萊巴倫作品的力量來自于她寫出了身處極端主義宗教的孤獨。作者生動描述了她每天面臨的貧困、虐待、疏遠和恐懼,并由此揭開了籠罩在一夫多妻制邪教的迷霧。
書中有一段描寫萊巴倫在當?shù)匚鞣蝽f超市的垃圾箱翻找過期的食品和奶制品,并用這些裝滿了旅行車回到擁擠不堪的廉價公寓?;丶液笕R巴倫像英雄一樣受到家人的歡迎。另外一段里,萊巴倫回憶到邪教高層信口承諾在教會二手電器商店的辛勤工作將會獲得豐厚的酬勞。為了能穿上和學校里其他孩子一樣的校服,孩子們和母親們整個夏天每天工作12個小時,而錢最后卻落到了教會高層的口袋。
萊巴倫的小故事是串成其自傳的主線,但萊巴倫的人生歷程給這些故事打動人心的力量。
自傳中萊巴倫提供了事件的日期,卻沒有指出她當時的年紀,使得讀者經(jīng)常難以理解時間進程。盡管這的確反映了萊巴倫經(jīng)歷的動蕩,但卻是一個令讀者感到迷惑的因素。
舉例來說,萊巴倫寫道父親躲在她所居住的墨西哥的一間房子里。那是她第一次見到父親,讀者們并不清楚發(fā)生這一重大事件時萊巴倫的年齡。此外,萊巴倫也沒有寫明當父親在1981年8月因心臟病在監(jiān)獄去世時她的年齡。
這些都是一夫多妻制邪教和安娜生命中的關鍵時刻,而她卻因為沒有告訴讀者她當時的年齡而削弱了這些時刻的影響力。
最終,萊巴倫的簡單價值觀在書中結尾處被烘托出來,為她的無望過去注入一絲生機。
萊巴倫的故事激發(fā)了讀者重新認識那些人們?nèi)粘R暥灰姷恼鋵殹亚椤⒄胬?、健康、教育甚至營養(yǎng)?,F(xiàn)在安娜擺脫了邪教,成為一夫一妻制度下的一名普通妻子,也獲得了這些珍寶。
《一夫多妻制邪教徒的女兒》只是在主題上適合成人觀看。有部分暴力情節(jié)描寫,但并不具體。
背景信息:
左一是艾維爾·萊巴倫(來自維基百科)
據(jù)維基百科,艾維爾·萊巴倫(1925年2月22日~1981年8月15日),摩門教基要派高層,使用宗教鐵血政策殺害了許多競爭對手。他因謀殺競爭對手被判終身監(jiān)禁,最終在監(jiān)獄去世。他有13名妻子,包括幾名“娃娃新娘”。有些妻子參與了謀殺。
【責任編輯:樂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