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正能量 > 正文

黃永玉二三事

來源:光明日報 作者:錢冠宇      2019-01-31

  ——讀黃永玉隨筆集《太陽下的風景》

 

《太陽下的風景》 黃永玉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我不喜歡把死亡說得很可怕,死,原來在生活中是件美事,一種令人懷念的告別。是后來的活人們將它弄得討厭起來?!边@是黃永玉1982年在散文《溫暖的追憶》中寫下的句子。今年已經(jīng)94歲高齡的黃永玉在文化界素來以“鬼才”“老頑童”著稱,他的為人和作品個性鮮明,率真而有趣,無論對待生活還是藝術(shù),都頗有可觀之處。

  黃永玉的隨筆集《太陽下的風景》初版于1984年,彼時是黃老先生的文字作品首次結(jié)集出版,他親自設(shè)計書籍封面并題寫書名,還繪制了一些插圖。這本集子里的文章內(nèi)容,基本都是黃永玉回憶自己和朋友、長輩之間的往事,嬉笑怒罵、自然隨性。最近,北京世紀文景出版公司推出《太陽下的風景》最新版,黃老還為新版重新題寫了書名。對比30多年前的初版書名,黃老先生在書法上的氣象,無疑更為開闊。

  黃永玉出生于湖南常德,土家族人,半歲時跟隨父母回到湘西鳳凰老家。受家庭影響,黃永玉自幼喜愛美術(shù),13歲時,被父親送到福建集美中學(xué)讀初中。但他很快就決定輟學(xué),選擇到社會上流浪,足跡后來遍布福建、江西、廣州、上海、臺灣、香港等地。

  在成為藝術(shù)家之前,黃永玉當過瓷場小工,在碼頭上干過苦力,在中小學(xué)當過教師,在劇團搞過舞美,在報社干過編輯……一個偶然的機會,少年黃永玉接觸到了木刻藝術(shù)。多年后,他是如此回憶那個對他來說的“決定性時刻”:“我是在1937年進的中學(xué),我的一位美術(shù)老師朱成淦先生就用鋼筆在我的一個速寫本最后一頁上,工工整整寫下‘陳煙橋、野夫、李樺、羅清楨、溫濤、新波’這幾個人的名字,告訴我,他們是左翼木刻家。到了1938年,我就很冒昧地寫了一封自傳體的信寄到當時在浙江溫州活動的野夫那里,后來又寫過幾封信寄到金華和麗水去,得到他和另一位木刻前輩金逢孫的指教。天曉得我當時寫了什么樣的信和附上什么樣的習(xí)作,他們寬容的回信使我至今還深感溫暖?!保ā哆t到的追念》,1981年)

  就這樣,黃永玉在左翼木刻前輩的指引和幫助下,通過自學(xué),慢慢開始以木刻藝術(shù)創(chuàng)作為生,并有幸參與了魯迅先生在上世紀30年代倡導(dǎo)發(fā)起的中國新興木刻版畫運動。1958年,34歲的黃永玉參觀第三屆全國版畫展覽會后,情不自禁地想起自己在“舊時代”學(xué)習(xí)木刻的艱苦環(huán)境:“我們太窮了。油墨滾子、油墨、拓印的宣紙,這些可愛的東西我們只是在書上看見過。這些東西,甚至連想一想都是奢侈,那怎么辦呢?當時我們便用布團子代替油墨滾子;用鍋煙調(diào)熟桐油代替油墨;向一位老木匠師傅用一幅集體創(chuàng)作的點題畫《魯班先師像》換來一塊梨木板?!保ā秾W(xué)木刻的故事》,1958年)

  黃永玉憑借木刻版畫走上藝術(shù)之路,但沒有止步于此,興趣廣博的他還涉獵國畫、油畫、漫畫、雕塑等藝術(shù)門類,創(chuàng)作出大量詩歌、散文、游記、自傳等文字作品。更讓人嘆服的是,這一切都是依靠自學(xué)得來,黃永玉未曾拜師學(xué)藝,只是善于從民間和生活中汲取養(yǎng)分。

  例如,他去中國美術(shù)館看陜西民間美術(shù)展覽,大為贊賞,回來寫下感悟:“我們忘不了,也不應(yīng)該忘記偉大的民間藝術(shù),它是我們一切藝術(shù)的母親。一個國家的民間藝術(shù)和藝術(shù)家的關(guān)系,就像希臘神話中的安泰和他的母親大地一樣……近年來,我聽夠了‘栩栩如生’‘形象逼真’這些對任何藝術(shù)都使用的形容詞。這種懶惰而毫無生命力的、假情假意的廢話,多少年來成為評價藝術(shù)的‘不成文法’的標準。民間藝術(shù)品就會開導(dǎo)我們,藝術(shù)和真實的關(guān)系如何?!保ā犊搓兾髅耖g藝術(shù)隨感》,1981年)

  這樣的藝術(shù)見解放在今天看來,也許無甚高妙,但是對于剛剛經(jīng)歷過“文革”和“四人幫”迫害的那一代藝術(shù)家來說,卻顯得彌足珍貴。黃永玉這本集子里最多的一類文章,是追憶文藝界的諸多長輩及友人,名氣大者如沈從文、聶紺弩、華君武、吳冠中、黃苗子等,其中篇幅最長、用情最深的當屬沈從文與聶紺弩的兩篇。

  黃永玉90歲時出過一本畫冊,他在序言里打趣道:“一個人到了90歲,還有什么話說?老驥伏櫪,走都走不動,還能志在千里嗎?”然而不久前,94歲的黃永玉又到上海參加《收獲》雜志的活動了,說明黃老先生身子骨依然硬朗。祝愿他成為百歲老人,能再多一點時間在太陽下,回憶故鄉(xiāng)的風景。

  原文鏈接:http://www.northnews.cn/2019/0128/3016031.shtml

 

【責任編輯:堯日】

掃一掃關(guān)注北疆風韻微信公眾號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