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正能量 > 正文

好山好水好鄉(xiāng)親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作者:      2018-10-24

  ——評李育善的散文

 

  李育善 著

  新華出版社出版

  李育善是商洛的一位散文家。他有自己的本職工作,寫散文完全是出于對文學的愛好。他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寫散文,至今已有多部散文集出版。多年的寫作,李育善的散文逐漸形成了自己的風格:他不追風逐流,不時尚,不花哨,堅持寫自己有誠實體會的文字。他的散文寫作的基本內(nèi)容一言以蔽之,就是“好山好水好鄉(xiāng)親”。

  他出生在丹鳳棣花苗溝村。于是,他寫《苗溝的山》《苗溝的水》《苗溝的人》。苗溝是秦嶺大山深處的一個小山村?!吧缴蠠o奇樹怪洞,山下無名勝古跡,村子一點名氣也沒有,象一個生活在大都市里的普通人,默默地看著車來人往。”生存空間狹小,鄉(xiāng)民“出門碰鼻子,回家蹭尻子”。但是,即便如此,“你讓山里人到平原去生活,打死他們都不去,因為幾天見不到山,他們心里憋的慌”。苗溝還有一條小河,名曰“苗溝河”?!八l(fā)源于兩山交匯的不名山,屬秦嶺的一個小山系?!边@是一條勉強稱為“河”的小河岔。但是,作者對這河卻一往情深。當能夠看到河水的時候,那河水在他的思緒里猶如大江大河般的令人神往:“總算露面了,清澈的水,在陽光下從樹葉上流過,象水銀晃動。水流淌著,吆喊著,象當年過紅軍,從溝腦到溝口,一個人成了一隊人——溝溝岔岔的小溪流都跳到一塊了?!边@苗溝河如果不是李育善寫出來,大概沒有人知道它。但是,在李育善的想象中,一如他的母親河:“我們的村莊,因為苗溝河的流淌,人們在河邊挖一眼山泉就可以吃水了,是苗溝河養(yǎng)育了我們的祖祖輩輩?!薄睹鐪系娜恕穼懙氖抢钣频泥l(xiāng)親。苗溝一個村子分成四個攤子,一戶戶人家散落在秦嶺大山的皺褶里。苗溝人最大的特點就是質樸。一個村大多數(shù)姓李,都沾親帶故?!胺昴赀^節(jié)走親戚,客人來就得給十家八家拿禮物。常常是在這家剛端上碗,那家人可在門上喊叫,一頓飯吃了十來家,到頭來客還沒吃飽?!辈粌H對親戚如此,對不相識的人也是如此。“外面的生人從門前路過,不管熟不熟都要搭腔問話,問你喝不喝,歇不歇,到哪達去?要是你說渴了,他會憨憨一笑說:‘你坐?!滔率掷锏幕睿M屋倒水,在家里翻箱倒柜找那沾在瓷瓶底的紅糖。”李育善就是這樣書寫他家鄉(xiāng)的山水和鄉(xiāng)親。如果粗看李育善的散文,并沒有多少出奇之處。但是,他不經(jīng)意間流露出的,卻是這個時代正在消失的前現(xiàn)代生活中值得我們留戀的場景,那就是人情和人心,是漸行漸遠的、我們經(jīng)常說起的“鄉(xiāng)愁”。任何一個作家,原鄉(xiāng)是他文化記憶最深刻的東西,也是他創(chuàng)作最初的源頭和沖動。苗溝是李育善的家鄉(xiāng),更是他心中詩意的家園。

  賈平凹在給李育善散文集寫的序中說:“李育善在他的第一本書里,相當多的文章可以看出他是有文學的潛質,仍明顯看出他那時還處于對自己的記憶,所見所聞,和自己經(jīng)歷過的事情進行一種真摯樸素的描述,雖生活氣息濃烈,清新可人,境界卻還是很高很大。但隨著他對文學的深入理解,不斷實踐,其作品慢慢發(fā)生著改變,這就是仍然生活味十足的描述,情節(jié)生動,細節(jié)豐富,文筆優(yōu)美,文字與文字的空間卻充塞了一種氣,膨脹而有張力,使作品有了渾然,有了大氣象,其中對社會、對生命、對人性,多有獨特的體悟,讀后就多了嚼頭和玩味。這就是他這本書的特點和價值所在?!辟Z平凹熟悉了解自己的鄉(xiāng)親,他的評價出言不虛。李育善的很多篇章都是自己誠懇的體會。尤其是《我的父老鄉(xiāng)親》,寫一個獵手,寫一個人人尊稱“先生爺”的老者,寫堂兄“高明哥”以及“鄉(xiāng)鎮(zhèn)干部”等。這些人物是散文筆法,同時也像速寫,又有小說的元素。那個獵手最后因土槍爆炸,他的右手炸得只剩下大拇指了。他再也不殺生了,連逢年過節(jié)殺豬宰羊也不去看,還為死去的動物默默祈禱呢。那位“先生爺”不僅能行醫(yī)治病,而且拿著一本《奇門遁甲》,“能掐會算”。他早已駕鶴西去,但村里人仍在傳說。那個能說會道的“高明哥”,有小聰明,就是不愛勞動,去世前還開玩笑說:“快,快去,把我的嶺跟前的相好叫來?!边@些人物,是鄉(xiāng)村的普通人物,但鄉(xiāng)村因為有了他們才變得活泛和熱鬧,鄉(xiāng)村才有了叫做“文化”的東西生生不息地流淌。李育善的這類散文濃郁的生活氣息,就像屢屢炊煙散發(fā)在秦嶺深處遮天蔽日的綠蔭中。

  李育善一直生活在商洛大地上,多彩的生活使他的散文創(chuàng)作妙筆生花,搖曳多姿,期待李育善寫出更好的作品。

  原文鏈接:http://www.northnews.cn/2018/1024/2953311.shtml

 

【責任編輯:堯日】

掃一掃關注北疆風韻微信公眾號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