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吾爾登
新疆蒙古人最主要的民間舞蹈,在各地蒙古族居區(qū)廣為流傳,深受廣大人民的喜愛。新疆蒙古人無論男女老少,幾乎人人都會跳薩吾爾登。薩吾爾登既是新疆蒙古人民間舞曲和歌舞曲的曲牌名稱,同時又是民間舞蹈的統(tǒng)稱。薩吾爾登常在喜慶節(jié)日、男婚女嫁、迎賓送客的家宴等娛樂活動時跳。
安代
蒙古人傳統(tǒng)民間歌舞。是古代"踏歌頓足"、"連臂而舞"、"繞樹而舞"等集體舞形式的演變和發(fā)展。安代的表演形式,在場院里幾十、上百人不等,圍成大圓圈,圈里由兩名歌舞能手對歌對舞,眾人呼應踩腳、甩動衣襟伴舞伴唱,形成熱烈,歡騰的場面。解放后廣大舞蹈工作者通過搜集、整理、改編、創(chuàng)新,使古老的安代發(fā)展為反映生活,表現(xiàn)時代的新的藝術形式。形式基本有兩種:一種是在廣場上自娛性的集體舞,一種是在舞臺上表演性的。
頂碗舞
鄂爾多斯蒙古人從元帝國承傳下來的傳統(tǒng)民間舞蹈。形式新穎,動作優(yōu)美,氣質(zhì)高雅,風格獨特,具有濃郁的民族特點。在整個蒙古人民間舞蹈發(fā)展史上占居重要的位置。能歌善舞的鄂爾多斯蒙古人在婚宴和喜慶佳節(jié)的聚會上1人或2人頭頂茶杯或碗狀小油燈或碗,碗里盛滿清水或奶酒;雙手各拿兩個酒盅或一束竹筷在歌聲和樂聲中翩翩起舞。頂燈、頂碗舞的動作沒有固定的套數(shù)、掌握好基本動作和擊盅、打筷子的規(guī)律之后,舞者現(xiàn)場即興發(fā)揮,情緒越激昂,動作、舞姿的變化越豐富多彩,充分展現(xiàn)出舞者的技藝、智慧和民間舞蹈豐富、靈活、多變的特性。
筷子舞
具有代表性的傳統(tǒng)民間舞蹈形式之一。表演者兩手各握一把筷子,手持筷子的細頭,擊打筷子的粗頭。動作有雙手胸前交叉擊打筷子,也可擊打雙肩;雙手腹前交叉擊打筷子;雙手胸前擊打筷子,接一手打肩一手交叉打腿;一手打肩一手轉(zhuǎn)圈打擊地面蹲轉(zhuǎn);雙手胸前打筷子接一手順著打腿,再雙手胸前打筷子接一手交叉打肩等。腳下舞步有平步行進與后退,亦有點地步行進后退,或各種轉(zhuǎn)和跳躍動作隨舞者即興而做。慢舞穩(wěn)重深沉,快舞則飄灑矯健。情緒高昂時筷子繞身飛舞,可在各種動作上擊打身體的各部位,場面輕松熱烈??曜游枘Y著蒙古族人民熱愛生活的情意和美化生活的智慧,是蒙古族人民精神生活的組成部分。
盅子舞
流傳于鄂爾多斯的一種舞蹈。每逢佳節(jié)、喜慶歡宴之際,人們在酒足食盛之時,拿起桌子上的酒盅舞蹈起來,以表達喜悅之情。每一只手持兩個盅子,擊打出各種快、慢、碎、抖等聲音,隨著音樂舞動的雙手用盅子擊打出各種節(jié)奏。
角斗
流傳在自治區(qū)以摔跋之鄉(xiāng)著稱的錫林郭勒草原的一種模擬性舞蹈。由一個人表演兩個人摔跋的生龍活虎般的拼搏動態(tài),而且表現(xiàn)得比生活中的摔跤還要生動、靈巧、幽默、滑稽,所以深受群眾的喜愛。表演者要穿特制的服裝,身著蒙古袍的兩個小假人擺好摔跋姿式(抱腰狀)縫在一起,使兩袍子成筒狀套在身上,扎好腰帶上身向前弓腰180度,兩個貼在一起的假頭正好頂在腰背上,用套上馬靴的雙手當作其中一人的雙腳,在歌聲或鼓點中做摔躍的各種抱、踢、蹁、鉤等技巧。
圈舞
蒙古人民間流傳的舞蹈。兩腳交替悠晃步,粗礦奔放的跳踏步,明快瀟灑的下身或側身跑跳步等幾種動作組成。上身動作有甩手,與人背后拉手,眾人手拉手,圍著圓圈跳舞,所以通常人們又稱布里雅特民間舞蹈為圈舞。慢板跳得抒情柔和,快板跳得歡快敏捷,跳躍性強。民風淳樸,具有遠古色調(diào),感情熱烈豪放。
【責任編輯:爾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