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來到內(nèi)蒙古旅游的朋友不知道帶點什么比較有特色的旅游紀念品,大多數(shù)只是帶一些風干牛肉啊,奶酪啊,新鮮的牛羊肉......其實內(nèi)蒙古還有很多寶貝等您來挖掘。
銀碗
銀碗是富有蒙古民族特色的傳統(tǒng)藝術品和生活用品,曾是地位和財富的象征。每當賓客來臨,好客的蒙古人總要將醇香的馬奶酒斟在銀碗中,用傳統(tǒng)的敬酒禮節(jié),為客人接風洗塵。
早在元朝以前,蒙古族就以使用銀器聞名于世,而銀碗是其中之一。銀碗,主要用于分發(fā)或攝取食物的器皿和用具。兩千多年前人類就知道用銀片來作為外科手術的良藥、用銀煮水治病。在古代,中國的皇帝,就會銀筷來檢測食物中是否含有毒物。古代中醫(yī)用銀針治療各種疾病,且沿用至今。
蒙古人民信奉長生天。在那個古老的傳說中,美麗的長生天賜予蒙古人"三大寶"和"三小寶"。其中"三大寶"為:蒙古包,草原,牛羊。三小寶為:蒙古刀,馬頭琴,奶酪工藝。
馬頭琴
馬頭琴是一種兩弦的弦樂器,有梯形的琴身和雕刻成馬頭形狀的琴柄,為蒙古族人民喜愛的樂器。馬頭琴不但在中國和世界樂器在家族中占有一席之地,而且也是民間藝人,牧民家中所喜歡的樂器,2006年5月蒙古族馬頭琴音樂經(jīng)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
蒙古族服飾也稱為蒙古袍,主要包括長袍、腰帶、靴子、首飾等。但因地區(qū)不同在式樣上有所差異。蒙古族服飾具有濃郁的草原風格特色,以袍服為主,便于鞍馬騎乘。因為蒙古族長期生活在塞北草原,蒙古族人不論男女都愛穿長袍。牧區(qū)冬裝多為光板皮衣,也有綢緞、棉布衣面者。夏裝多布類。長袍身端肥大,袖長,多紅、黃、深藍色。男女長袍下擺均不開衩。紅、綠綢緞做腰帶。
鼻煙壺
明末清初,鼻煙傳入中國,鼻煙漸漸東方化,產(chǎn)生了鼻煙壺。現(xiàn)在人們嗜用鼻煙的習慣幾近絕跡,但是鼻煙壺卻作為一種精美藝術品流傳下來,而且長盛不衰,被譽為"集中各國多種工藝之大成的袖珍藝術品"。
鼻煙壺被人們珍愛了幾個世紀,不僅作為實用器,更加作為身份地位、審美品位的象征而被上至皇室、下至百姓的“全階層”所追捧、喜愛和使用,雖然民國以后吸聞鼻煙的習俗漸漸沒落,但在內(nèi)蒙古的廣大草原牧區(qū)中,互敬鼻煙壺的習慣依然被保留和傳承下來。在阿拉善、在烏蘭察布……每每見到尊貴的客人、朋友,主人依舊會掏出心愛的鼻煙壺,與客共享。
游牧民族使用鼻煙壺,有其自身的特點,從器物外型、選材用料、繪畫雕刻之細處均能體現(xiàn)出游牧民族的審美喜好,雖然不同于京壺似大家閨秀之風,倒也獨具馬背民族雄渾蒼茫的豪俠之氣。
【責任編輯:爾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