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記載的呼和浩特地區(qū)最早的繁榮期在西漢。漢朝在此先后建造數(shù)十座以縣城為主的城池,分布在今呼和浩特市郊及市轄區(qū)、旗、縣。至今存留的漢代古城遺跡30余處,見證著這片土地的古老滄桑。讓我們一起走近其中一處古城遺址,領略其歷史風云。——編者
內(nèi)城里建筑殘片
塔利村五座漢代古墓之一。
外城西墻遺址已被踩出道路。
初夏的呼和浩特,尚不為很多人所知的蟠龍山披上了綠裝,田野上的青草夾雜著柳絮。遠遠望去,一座平面呈“回”字形的遺址和兩塊石碑令人注目,這個西漢時期的武泉城遺址也稱塔布陀羅亥古城,現(xiàn)在人們直接稱呼它塔利古城。
走過寂靜的田野,觸摸古城僅存的素土夯筑的城墻,思緒穿越到2000多年前:為了抵御匈奴的南進,漢朝在“要害之處,通川之道,設立城邑”。這種“回”字形的城鎮(zhèn),在《漢書·晁錯傳》中有記載,是當時邊塞地區(qū)較為普遍的城鎮(zhèn)布局。
呼和浩特市新城區(qū)文化協(xié)會秘書長高金貴介紹:“塔布陀羅亥古城北倚大青山的蟠龍山,南瞰土默川平原,東面有小井溝,西臨哈拉沁河,負陰抱陽,地理方位非常講究?!?/p>
置身遺址感覺到這曾是一座規(guī)模較大的城鎮(zhèn),分內(nèi)外兩城,皆呈方形。內(nèi)城靠近北部,每邊長約250米。外城東西寬約850米,南北長約900米。內(nèi)城城墻基寬15米、殘高3米,基本看不到墻體的夯層,城墻看上去更像土堆。雖歷經(jīng)千年風霜雪雨,內(nèi)城依然可見陶片、板瓦、筒瓦等建筑構件,還有罐、盆、豆等陶器殘片,據(jù)說在內(nèi)城地表曾發(fā)現(xiàn)柱礎、磨盤等遺物,這些都見證了古城曾經(jīng)的熱鬧繁華。
古老的地方,必有古老的故事,古城何時成為“故城”,是自然損毀,還是外力破壞?
西漢所屬定襄郡
著名歷史學家翦伯贊曾游覽了塔布陀羅亥古城,并在《內(nèi)蒙訪古》中寫道:“古城作長方形,分內(nèi)外兩城……在內(nèi)城的地面上到處可以看到漢代的繩紋陶片。在城的附近有五個大土堆……如果把這五個大封土墓打開,很有可能發(fā)現(xiàn)這個古城的歷史檔案?!彼€寫道:“即陰山南北和黃河渡口一帶的漢代古城,不是由于經(jīng)濟的原因,而是由于軍事的原因建筑起來的。嚴格地說,這些古城不能稱為真正的城市,只是一種駐扎軍隊和屯積軍用糧食武器的營壘。居住在這些城堡中的主要是軍隊,也有小商人和手工業(yè)者;但這些小商人和手工業(yè)者是依靠軍隊生活的,只要軍隊撤退,這些城堡也就廢棄了。”
高金貴說:“西漢時,陰山腳下是匈奴人出沒的地方,正因如此才有大城套小城的布局。塔布陀羅亥古城最初是軍事駐防城,西漢時屬定襄郡武泉縣?!?/p>
據(jù)史料記載,早在戰(zhàn)國及秦代,今和林格爾縣是云中郡的屬地,到西漢高祖六年(公元前21年),為北拒匈奴,將云中郡一分為二,另設定襄郡。晉建興元年(公元313年)及北魏建元三十九年,都有關于“定襄之盛樂”的記載。這充分說明,從漢至隋唐前近800年的時間里,呼和浩特一直沿用定襄與盛樂的名稱。定襄郡的名稱最早見于《后漢書》:“定襄郡,漢高帝置?!薄稓w綏識略》記載:“定襄郡,其地南大河,北白道,畜牧廣衍,龍荒之最攘,突厥爭力之,在朔北三百八十里,見唐書似今歸化城?!薄稓w綏縣志》記載:“盛樂城在歸綏南,漢置盛樂縣(今和林土城子),定襄郡西漢初是匈奴爭戰(zhàn)之地。在文景之治時期,便和匈奴結為兄弟之盟,并開始通關市?!睗h武帝時,國力強盛,經(jīng)濟復蘇,有了堅實的基礎作保障,不斷和親,伐匈奴。武帝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遣大將衛(wèi)青多復出定襄,至隴西擊胡”。驅匈奴于漠北,以后的定襄郡一度無戰(zhàn)事,進入開平之年,國泰民安,牛羊遍地,成為漢匈和好,進行經(jīng)濟往來、文化交流的地方。
西漢以后,塔布陀羅亥古城逐漸變得寂靜荒蕪,似乎以前的一切都不曾發(fā)生過。直到清朝乾隆年間,這里再次有人居住,逐漸形成村莊。
清乾隆年間建村
古城南不遠處有一個名叫“塔利”的村莊,舊稱“塔布陀羅亥”,是蒙古語,意思是“五個大土堆”,清乾隆年間建村。
據(jù)《呼和浩特城鎮(zhèn)鄉(xiāng)村》記載,清乾隆年間,歸化城外修建綏遠城,塔布陀羅亥成為民工住地。后來綏遠城建成后,來自晉陜冀的張、王、李、劉、馬等姓氏民工留住此村,與當?shù)啬撩褚黄疬^著半農(nóng)半牧的生活,之后逐漸形成較大的村落,“塔布陀羅亥”也被村民簡稱為“塔利”。
據(jù)了解,清代的歸化城已成為商貿(mào)口岸,當時塔利村是商貿(mào)口岸的出口。東西大道是歸化城通往張家口、北京的“京羊路”。從漠北聚集的羊在召河休養(yǎng)增肥后,越過大青山,通過張家口運往京津,故專門開辟了這條150米寬的路,并確保暢通無阻,也稱“京羊道”。南北山路是翻越大青山通往草原的“茶葉之路”和“駝道”。當時這里還有駝店、車馬店、貨棧,逐漸形成以壩口、毫沁營、古路板、羅家營、保合少為一線的繁華集鎮(zhèn)。
保護古跡刻不容緩
考古資料顯示,塔布陀羅亥古城是呼和浩特地區(qū)規(guī)模較大、保存較好的漢代古城之一。塔利村5座大型墳冢是和古城同一時期的漢代遺跡。對塔利古城及5座大型漢墓的保護與研究,對于了解呼和浩特地區(qū)的歷史沿革,對于研究漢代大青山南麓的城鎮(zhèn)建制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記者在采訪中看到,目前這座漢代古城遺址缺少必要的保護和發(fā)掘。古城遺址土墻南北方向有多處現(xiàn)代墳墓,人們隨意在城墻上行走,已被踩出道路。一位來自包頭的游客說:“如果不是‘土堆’上兩塊石碑,我還真不知道這是極其珍貴的漢代古城遺址?!惫拍沟谋Wo較好,已被網(wǎng)圍欄圍起來,周圍樹木蔥郁,道路整齊干凈。
塔利古城和古墓于1996年確定為自治區(qū)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4年,為加強塔利古城及附屬遺址的保護和利用,配合開展依托古城的百草園項目建設,新城區(qū)文化體育廣播電影電視局編制完成《塔布陀羅亥古城搶險加固工程立項報告》和《塔布陀羅亥古城保護規(guī)劃》。據(jù)了解,目前新城區(qū)正在加快推進此項工作,協(xié)調(diào)前期考古發(fā)掘。
高金貴說:“我們在知識、經(jīng)驗、技術、資金、時間以及持續(xù)性方面的資源都是匱乏的,這削弱了我們保護文化遺產(chǎn)的能力,所以應該合理有效地分配這些資源,最大限度地利用好這些資源。真正做到用‘心’呵護,用文化之心、責任之心、事業(yè)之心去呵護文物古跡?!?/p>
縱觀歷史變遷和塔利古城的興衰,給人無限遐想。沉睡了2000年的古城遺址至今依然在蟠龍山腳下的田野中存留,風沙雪雨一次次光臨古城,古城在一日日衰老,而我們的筆墨只能描摹出古城的蒼涼之美,它真正的美卻是我們心底的夢幻。
文物是人類在歷史發(fā)展過程中遺留下來的遺物、遺跡。各類文物從不同側面反映了各個歷史時期人類的社會活動、社會關系、意識形態(tài)以及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和當時生態(tài)環(huán)境的狀況,是人類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chǎn)。文物的保護管理和科學研究,對于人們認識自己的歷史和創(chuàng)造力量,揭示人類社會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認識并促進當代和未來社會的發(fā)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文物的保護管理,涉及社會不同職能的各個部門;文物的科學研究,涉及社會科學、自然科學、工程技術科學等領域的多種學科。
“文物”二字始見于《左傳·桓公二年》:“夫德,儉而有度,登降有數(shù),文物以紀之,聲明以發(fā)之。以臨照百官,百官于是乎戒懼而不敢易紀律?!薄逗鬂h書·南匈奴傳》記載:“制衣裳,備文物。”以上“文物”指當時的禮樂典章制度。唐代,駱賓王詩“文物俄遷謝,英靈有盛衰”,杜牧詩“六朝文物草連天,天淡云閑今古同”,其中“文物”指前代遺物。北宋中葉,以青銅器、石刻為主要研究對象的金石學興起,以后又逐漸擴大到研究其他各種古代器物,把這些器物統(tǒng)稱為“古器物”或“古物”。明代和清初普遍使用的名稱是“古董”或“骨董”。清乾隆年間開始使用“古玩”一詞。這些不同的名稱,涵義基本相同,但在很多場合,古董、骨董和古玩,指書畫、碑帖以外的古器物。
中華民國時期,古物的概念和內(nèi)容比過去廣泛。1930年的《古物保存法》明確規(guī)定:“本法所稱古物是指與考古學歷史學古生物學及其他與文化有關之一切古物而言。” 20世紀30年代,“文物”一詞又重被使用。1935年出版《舊都文物略》,并成立專門負責研究、修整古代建筑的“北平文物整理委員會”。這里“文物”的概念包括不可移動文物。(記者:阿榮 編輯:白蓮)
【責任編輯:堯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