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胡:又名四股子、四弦或提琴。蒙古族稱之為呼日。是北方民族共同使用的一種古老的弓弦樂器。主要流行于內(nèi)蒙古地區(qū),其它如山西、陜西、河北、河南及四川等地也見流行。其四根弦發(fā)音是成雙的,兩匹弓毛分別夾在一二、三四弦之間,張絲弦或金屬弦。四胡不僅能演奏單旋律,同時也能演奏較簡單的和聲音程與復(fù)調(diào)旋律。有高音、中音、低音之分。按弦法,有指肚按弦與指甲頂弦兩種,前者多用于高音四胡,后者多用于中、低音四胡。弓法技巧有全弓、分弓、快弓、抖弓、頓弓、擊弓等;指法技巧有抿音、抹音、連滑、墊指音、打音等。藝術(shù)家孫良、鐵鋼等人的四胡演奏技巧和理論研究具有一定水平。
雅托克:即蒙古箏。蒙古箏與中原流傳的古箏在構(gòu)造和技法上基本相同,只是流行于內(nèi)蒙古的古箏所奏的樂曲均為蒙古族民歌和器樂曲。
火不思:在明朝文人筆下,火不思有各種譯寫方法,諸如琥珀槌、胡博詞、虎撥思兒之類。元、明時代的蒙古人,上至可汗大臣,下至普通武士,均能自彈火不思唱歌舞蹈。正統(tǒng)十四年,“也先每宰馬設(shè)宴,必先奉上皇(明英宗)酒,自彈虎撥思兒,唱曲,命達(dá)區(qū)別子齊聲合之?!被鸩凰疾粌H在蒙古草原上流傳,明代的中原地區(qū)也很盛行。不僅北人善彈火不思,內(nèi)地漢族人民也對此喜聞樂見。
口琴:口琴,亦稱口弦、口簧,鐵制撥奏體鳴樂器。蒙古語稱之為“特木爾·胡爾”。蒙古人素有彈奏口弦的習(xí)俗,尤以婦女為甚。明代以來,口弦在蒙古音樂中的作用更加突出,被納入了宮廷樂隊。除了以上所列幾件樂器之外,蒙古族原有許多種民間樂器,諸如胡琴、抄兀兒、箏之類,依舊在草原上流傳。
批把胡熱:批把,古蒙古語音讀Biba,是匈奴彈撥樂,四弦。漢·劉熙《釋名·釋樂器》載:“批把本出于胡中,馬上所鼓也”。匈奴語Bi指天,Ba指地,批把胡熱意為采用上下手法(指法)而演奏的樂器。后傳入中原,唐時盛,并正式稱“琵琶”。史載,匈奴有“琵琶”公主,寓意為“天地間的公主或獨(dú)一無二的公主”之意。
奚琴:據(jù)《蒙古族通史》卷三載,奚琴為中國弓弦樂的前身。產(chǎn)生于東部宇文鮮卑部先祖。宋代陳旸《樂書》載:“奚琴本匈奴樂也,出于弦鼗而形亦類,奚部所好之樂也?!逼湫沃茷閳A形琴筒,有兩弦,兩弦之間以竹片軋立,傳入中原后,又稱嵇琴。
修德日格胡熱:修德日格胡熱蒙語也稱“西安澤”xianze,漢譯“弦子”因有三根弦,漢語也稱“三弦”。一種彈撥樂。該琴大概產(chǎn)于匈奴時期。
托布秀爾:蒙古族彈撥樂的一種,兩弦,琴桿多用硬質(zhì)木制成,弦用秋天宰殺的山羊腸制做。該琴音色獨(dú)特,常用于呼麥伴唱英雄史詩《江格爾》時使用。托布秀爾為蒙古語,意為像扣子一樣的琴。該琴極像蒙古袍上的鈕扣,琴箱為圓形,像扣子、琴桿像蒙古袍扣子的“西勒布”(扣上的繩帶)而西勒布上的兩道縫線,像琴耳(琴弦軸),該琴由此得名。
鼓:蒙古族的打擊樂鼓類,蒙古語統(tǒng)稱為“亨格日格”。蒙古族的鼓類有多種,盛于元代的較為有代表性的是戰(zhàn)鼓;《元史》卷七一《禮樂志》云;“杖鼓者,制一木框,細(xì)腰,以皮冒之,上施五彩繡帶,右擊一杖,左拍一手?!倍^此更為早期的匈奴時代的鼓則以騎在馬上所演奏的鼓較為多見。如羯鼓;其狀如桶,唐代時改為“下乘以牙床,鼓之兩面具擊”,見《羯鼓錄》。史傳唐明皇喜愛之鼓,又名“兩杖羯鼓”。
【責(zé)任編輯:堯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