氈子是游牧民族生產和生活的必需品。搟氈這一工藝已有上千年的歷史。隨著時代的變遷、社會的發(fā)展,氈子也隨之悄然退出了人們的生活,搟氈這一技藝也正面臨著消失。
圖片按照搟氈依次順序排列
搟氈是一種古老的工藝,已有幾千年的歷史??脊殴ぷ髡咴谛陆崂湛思永湛怂箍ㄒ鹛啬沟匕l(fā)現了毛氈,由此可以推測出在公元前5世紀至漢代這一時期,伊犁河谷的山地居民已經開始使用氈房。漢朝遠嫁到烏孫國的細君公主在《黃鵠歌》中“穹廬為室兮旃為墻”,就提到了“旃”。旃就是氈子,說明蒙古族、氈子在氈房中的應用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邊疆的少數民族因為生活需要,毛氈成了他們必不可少的一件生活用品,制氈因而也就成為這些少數民族的一項充滿民族特色的傳統(tǒng)工藝。
搟氈子這個活兒也是需要集體參加的勞動,有男有女,一起有說有笑,互相打打鬧鬧,好不熱鬧。搟氈子的地方,一般都是選在河邊,離水最近的地方,場地比較開闊而平坦。大隊也要在旁邊支起帳篷,負責燒水熬茶。大家都是天蒙蒙亮即洗漱喝茶完畢趕到現場,趁天還沒大熱就開始干活。
搟氈子的程序基本是這樣的,根據所需氈子面積大小,在場地四周角上釘上矮木蹶子,再用細繩圍成四邊形(有的是在下面放一張大的苫布,作為底襯)。然后把成堆的羊毛倒在這個四邊形之內,攤成薄薄一層。參加的人們在各個邊上手持細柳條,敲打羊毛,目的是把羊毛打散,而讓它蓬松起來,就像內地的彈棉花工差不多。大家一邊打著,一邊互相玩笑著,打鬧著,但手中的柳條始終不停。直到一位掌管師傅說可以了,即停手,隨后用水盆或水桶提水,往蓬松好的羊毛上面澆水,水澆透后,人們撤后,牽來2、3匹馬,每匹馬拉著一個重重的石碌碡(和內地夏收或秋收壓場一樣的石頭滾子),在羊毛上反復來回地壓,直到師傅認為壓得夠了力度了,即停止。然后再往上面鋪羊毛,而重復上面的敲打,澆水,碌碡壓的過程,根據所需的厚度,一般都要重復5~6次以上,最后要將氈面翻過來,壓底面,經過反復多次才算是完成。搟成的氈子放到另外的地方曬晾,直到干透即告完成。在搟氈場地再進行下一塊的操作。
當年生產隊搟制的氈子面積都很大,一般都在1~2丈長,6~7尺寬。記得當時負責搟氈的牧民,還往攤平羊毛上撒一種白色的粉末,似乎是芒硝一類的東西,據說既能增加羊毛之間的黏合力,還有防蟲蛀的作用。為了使氈子韌性好結實,搟氈子另一個技術性強的活是收邊,即要把四邊收成即整齊,又光滑,這個就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好的,而搟氈子師傅也大都秘而不宣。
搟氈子的勞動強度不是很大,但就是要遭太陽的暴曬,越是太陽強的天,越有利于搟氈子。而當時的牧民青年男女也都樂于參加這樣的集體勞動,因為在這種場合一般都不受家中老人的管教,可以自由自在的和異性交流感情,甚至談情說愛了。
原文鏈接:http://jswm.nmgnews.com.cn/system/2018/08/13/012550468.shtml
【責任編輯:堯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