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紅福攝/本刊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杜牧這句婦孺皆知的詩句,將清明的風(fēng)景定格為“雨紛紛”,情緒定格為“欲斷魂”。但在很多人記憶的深處,清明風(fēng)景并非風(fēng)雨如晦,而是天地清明,心情也不是一味的傷感。
內(nèi)蒙古土默川平原,是北朝民歌里人們耳熟能詳?shù)碾防沾ā_@里因地處塞北,春天總是姍姍來遲。到了清明時,不僅難見晏殊眼中的梨花紛落,楊柳也還沒垂下柔軟的綠絳,甚至還凍風(fēng)時作余寒猶厲。唐人詩云“即今河畔冰開日,正是長安花落時”,即此景象。
這時的田野剛有些暖意,草色遙看近卻無,桃枝剛含苞,是眼見著春天要到又還沒來的樣子。
“清明前后,種瓜點豆”。復(fù)蘇的田野上,農(nóng)人們開始忙活一年的生計,孩子們則跟在后面嬉跑打鬧:看著大人們把農(nóng)家肥往田野里送,自己就在肥堆上找螻蛄;看著大孩子用鳥夾子捕鳥,小一點兒的娃娃會跑過去把鳥驚走,或拿上小鏟子挎?zhèn)€小籃子,到野地里挖羊角蔥……春氣萌動的田野是孩童的樂園。
柳哨是清明時男孩子的最愛。折一枝嫩柳,把粗的一端剝開一點兒表皮,一手握緊露出的裸枝,一手輕輕轉(zhuǎn)動其余部分,使表皮與枝干脫開成笛筒,再用剪刀修剪,輕輕在一端刮薄樹皮制出吹嘴……一支柳笛做成了。吹笛迎春,新柳的青澀余味滿口。柳笛無腔信口吹,或渾厚低沉,或響亮清脆,古敕勒川的春天也就在孩子們的笛聲中,越來越近,越來越溫柔。
柳笛之外,孩子們的另一個企盼就是看母親捏寒燕兒。捏寒燕兒是土默川平原古老的習(xí)俗,用白面捏成燕子或其他飛鳥的樣子,蒸熟后插在準(zhǔn)備好的樹枝上,栩栩如生,如迎盼春天的枝頭棲鳥。
據(jù)說這一習(xí)俗與紀(jì)念介子推的寒食節(jié)有關(guān),又有說法是迎接候鳥北歸萬物復(fù)蘇;此外,也是長輩們祈愿孩子長大后,能像燕子一樣勤勞靈巧。但在孩子的眼里,大多還是在惦記捏寒燕兒的好玩與好吃,不知道這些習(xí)俗和祈愿。
按照習(xí)俗,捏寒燕兒是在清明當(dāng)日。母親們一大早會把發(fā)好的面放在案板上醒好,切成大大小小的面團,眼前還放著食用顏料、黑豆、紅豆、剪子、梳子等物什。小小的面團在母親們靈巧的手中像有了生命:這只是玲瓏的飛燕,那只像開屏的孔雀,還有振翅的畫眉,筑巢的喜鵲……捏好后用黑豆給鳥兒點上眼睛,鳥兒們就活了。最后一道工序是蒸熟出籠后用紅綠顏料點染寒燕,再將栩栩如生的鳥兒們插在樹枝上,滿眼便是群鳥迎春了。為保存方便,一般會用紅線代替樹枝把各種鳥兒串起來掛在墻上,既可以風(fēng)干,也是普通農(nóng)家生活的裝點。
期盼清明“捏寒燕兒”的年代,白面還是稀罕物,孩子們眼巴巴地看母親捏寒燕兒,心里更惦記的還是吃。母親知道這心事,為了能讓孩子多吃點兒,有時會故意捏得胖大,那些胖胖的燕子,或盤龍、老虎、小狗、兔子等十二生肖,往往一出籠就被孩子們迫不及待地抓起,一邊噓著熱氣,一邊一口接一口地吞到嘴里,甚至連紅顏料都顧不上點。
剩下的“寒燕兒”們會串上紅線掛上墻,在孩子們天天打量端詳中徹底風(fēng)干。待五黃六月農(nóng)忙時,趁大人們顧不上,孩子們會取下來放進嘴里,像吃鐵蠶豆一樣分而食之。
懷祭先人是清明最重要的習(xí)俗。男孩子們稍長后,會被父親們在這一天帶著去給爺爺奶奶先祖?zhèn)兩蠅?。清明?jié)前,家人會提前備好麻紙和祭奠用的食物,日子困難時是幾個窩窩頭,日子好些后會換成饅頭,更好些會再添上瓶二鍋頭。到了墳地,燒麻紙祭奠完后,父親會和孩子一起認(rèn)真地清理墳頭的雜草。
在土默川平原,清除雜草是為了讓墳前的草來年長得更好,蔭及后人。所以每次清明上墳歸來,家里老人都會按例問墳上情況,回來的人便說:都好著呢,草都清理了,明年會更旺。
萬物復(fù)蘇,慎終追遠(yuǎn),是清明時節(jié)的物候與人情。時光如同一趟沒有終點的列車,走著走著年邁的長者就下車了,童真的孩子會上來陪你。生活,在憂傷和低徊時會給你歡樂和希望,在得意和高興時又會讓你沉思和回望。古人選擇在萬物萌生的清明時節(jié)祭奠先人,既有慎終追遠(yuǎn)之心,也有生生不息之意。要緊的是學(xué)會在感念中體味美好,在前行中留存溫馨。文/殷耀
原文鏈接:http://www.nmg.xinhuanet.com/2018-04/02/c_1122625835.htm
【責(zé)任編輯:堯日】